【少女歌劇】高塔的詮釋

1.5k 詞

此為過去刊登於Medium的文章,撰寫於2018/9/29


一、前言

監督古川知宏在日前的訪談之中,揭示了劇中東京鐵塔的象徵。在這個訪談之中,古川知宏如實地解釋了高塔在劇中的象徵,以及為何使用高塔作為抽象概念的表現,然而對於讀者的再詮釋而言,亦能夠衍生出其新意,本文旨在探討高塔在《少女歌劇》中詮釋空間,期待能以不同的角度切入。

二、正文

古川知宏對於塔的詮釋

古川知宏在訪談中提到,為了讓觀眾感到動畫的真實感,於是選擇了塔如此的日常元素,提醒觀眾《少女歌劇》的世界是自己居住世界的延展。這個概念也同時是《少女歌劇》後設概念的依歸之一,古川知宏解釋道,在聖經中塔具有高貴象徵,是不被允許觸摸的禁忌,而作為城市紀念碑存在的塔也貼近居民生活。透過了塔的融合,古川知宏將觀眾拉到《少女歌劇》之中,而在最終話也同時揭示,作為觀者的我們並非只是《少女歌劇》的觀眾,甚而是《少女歌劇》的參與者,劇中的塔與觀者日常的連結,昇華了觀者的共鳴。

觀者對於塔的再詮釋

這是個非常奇妙的命題,暫時撇開詮釋謬誤的問題,解構高塔符號的同時,我發現了高塔以觀者角色介入舞台的這個身分。自古以來,無論是神學、史學……各種學說的解釋之中,不乏出現了高塔作為權力的一種象徵,這一點或許與最終話之中,長頸鹿的現身說法不謀而合。舞台的誕生並非只有演員,另外一個要角即是觀眾。高塔的存在象徵了觀眾凝視的權力,舞台少女們成為了被凝視的對象。另外,在最終回之前觀眾大多陷入「長頸鹿作為唯一觀眾」的脈絡思維,然而沒有想到的是,戰鬥中高塔的出現,象徵了作為《少女歌劇》觀眾的我們,也同時是少女們戰鬥的參與者,亦即我們的立場是與長頸鹿相同的,長頸鹿並不是在最後打破第四道牆,而是從一開始我們即與長頸鹿為伍。

為了補述高塔的象徵,我們可以從第八話,倒立的高塔墜落這個意象中發現,除了古川知宏認為的禁制被打破(神樂光的再生產)以外,也同時象徵了觀者情緒的劇烈轉變,這裡要小小插播一下,為什麼我不認為倒立的高塔被視為權力的逝去,其原因在於高塔的權力(觀者的凝視)並非建立在正逆立之中,而是高塔的存在與否,我們可以發現到高塔在戰鬥之中是不斷存在的,亦即作為參與者的觀者是一直都在的。回到關於情緒的劇烈轉變,在第八話前期鋪陳的情緒中,倒立高塔墜落的意象讓原先悲傷的情緒,化為了可能性轉機的高昂情緒。

總地來說,高塔作為觀者們的代言者,與長頸鹿一同參與了舞台少女們的戰鬥,打從《少女歌劇》一開始,觀者就被明確地定義其中了,在動畫播送的過程中,一點一滴地透漏訊息,最後再透過長頸鹿點醒,使得《少女歌劇》越趨完整。

然而除了高塔,長頸鹿的象徵卻讓人費解。古川知宏在接受訪談時,僅僅透漏了欲將其作為吉祥物的想法,但是這無法成為詮釋的有效論點。或許長頸鹿作為單純的吉祥物並無不妥,然而當製作組有意地將長頸鹿與高塔連接時,卻同時也給了我們再詮釋的空間。這個場景出現在第八話中神樂光在英國與長頸鹿談判,其站姿明顯地呼應了劇中高塔的表現物(東京鐵塔),我們不難將高塔與長頸鹿的意象合而為一,這裡與上邊的論述結合,或許可以延伸出一個論點,長頸鹿不單是與觀者一同觀賞的存在,更甚是與高塔一樣,長頸鹿就是觀者我們。當然,如果將一個吉祥物如此詮釋,或許會出現詮釋過度的謬誤也說不定,這裡可能就得採保留的立場。

在最終話之中,呼應華戀的再生產,高塔(東京鐵塔)化為連結華戀與光的約定之橋,承接以上的詮釋,或許就能理解為觀者的情緒昇華,與第八話倒立的高塔相似,高塔在這邊不但回應了舞台少女,同時也回應了包括長頸鹿在內的觀者,演員與觀者的改變,成為了整個舞台的再生產的重要元素,舞台少女成長的同時,觀者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了質的化學變化。

三、後記

為了能專心書寫少女歌劇專欄,在第一篇文章發布之後,我打算待動畫連載完畢後才決定續寫。如今《少女歌劇》播畢,少女歌劇專欄也漸漸活絡起來,首先帶來的是自身對於高塔的詮釋。當然,詮釋這個東西誰也說不準,在這邊我也僅僅提供個人的看法,歡迎各路好友一同討論,希冀《少女歌劇》的再詮釋能更多元的想法。